感谢张琦、聂佩琦、潘安、潘曦、屈浩文、陈汉涛、赵瑛、夏博艺、陈娜等提供资料。
文字 曾斯 徐振 黄彦
编排 徐振
来源:武汉地铁运营
轨道交通1号线上火一般的“烤”验
武汉最快地铁列车诞生,年底试跑阳逻线(21号线)
武汉地铁与保利地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列车+大海=?
在地铁上班也得靠“抢单”?
轨道交通7号线瑞安街站完工,南湖恒安路一段恢复交通
重磅!长江新城选址公布,武汉要飞起来了
觉得不错,欢迎分享至朋友!
添加地铁哥(ID:ditieboy)好友,进粉丝群
你知道武汉到底有多热么...
走到室外看看影子就知道了,
下面这位终于热出了原形!
高温来得太突然!
但是,当你选择武汉轨道交通出行时,冷风送来阵阵清凉,让火炉中的人直乎:爽!
还是地铁出行好啊!
然鹅!
“老话”说得好!
哪有什么岁月静好,
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。
致高温下的地铁人:价值在汗水中闪光
客运服务篇
武汉轨道交通1号线全线为高架段,露天站台,酷夏寒冬难免日晒风吹。
尽管站台温度高,但为了保障乘客安全,地铁工作人员都会坚守在这里,执行“一立、二迎、三接、四送”的作业标准。
在摔一跤都能造成二级烫伤的天气里,即便没有太阳照在身上,站在露天环境里,也会立马汗流浃背。
擦防晒霜在这里不再是妹子的专利。
火热的太阳总是能翻过屋顶铁棚反射在站务员的全身,不管是哪一侧站台、车头或车尾,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,他们只能让脸来迎接强光,皮肤从白到黑,从黑到亮,差的只是一瓶防晒霜的距离,对于站台岗来说,擦防晒霜也不再只是女生的专利了。
即使没有太阳直射,1号线舵落口站站厅的实测温度也达到了40摄氏度,与外面温度相差无几。
除了相差无几的高温,地铁还有相差18℃的“天地换乘”。
有一种换乘,人们喜欢叫它“天地换乘”。听上去非常高大上,但是当你从这里走一遭,瞬间就明白穿越“冰山火海”的滋味。
1、2号线循礼门站就是这种“天地换乘”。从2号线到1号线,乘上这里的电扶梯,就像从冬天进入夏天。这话绝对不假!
每天,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会在这里提醒人们“不要低头玩手机,注意脚下安全”。
2号线光谷广场站,每天都有非常多的乘客从这里去往汉口。这里是进出乘客最多的C口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热浪。
能够让人汗如雨下的地方不止是户外,还有可能是自动售票机的机房。4号线永安堂站的工作人员在机房对自动售票机进行盘点,他已经忘记鼻尖留下的汗了。
应对高温,车站配备了防暑物资,1号线新荣站值班站长经常会给车站员工准备好冰镇西瓜,为他们消暑降温。
如果你也在乘坐轨道交通,希望你不要乱扔垃圾,这样保洁阿姨可以少流点汗。因为一趟清洁做下来,阿姨的手套被汗湿得像进了水一样。
也不要乱贴小广告,顶着烈日高温铲起来,也会很吃力。
自行车请停整齐一点,不要停在出入口5米以内的范围,以免影响乘客出行。
安检的时候也请配合一下,多体谅他们,是他们将危险物品“拒之门外”,保障乘客的安全。
地铁乘务篇
高温下的轨道交通1号线司机。 孙哲明 摄
除了1号线是全线高架站外,机场线、4号线均有高架段,而这一段,和1号线同样受着高温的侵袭。
2号线司机
“信号好关门,门关好无夹人夹物,缝隙安全。”
不少善于观察的小伙伴可能会发现,地铁司机在列车到站后会从司机室出来,一边做着手势,一边口中念念有词。原来这是地铁司机通过“眼、耳、手、口”并用的方式来提振司机精神状态,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。
4号线司机
地铁司机在武汉地铁称为乘务员,他们为了确保整条地铁列车安全准点的运行,大多时候,需要穿越“冰火两重天”——车厢温度保持在25°C,被太阳炙烤的站台和发动机轰鸣的车底,气温均超40°C。
想知道有多热,光是看“空气被热得扭曲”就知道了。
对他们而言,哪有不流汗的活。
地铁除了有用来载客运输的电动客车,还有工程车。这种能在马路上烤熟培根的季节,工程车比电动客车的环境显得更加“恶劣”。
走进武汉地铁青山车辆段,库内工程车正在进行热机作业,乘务员仅是仔细检查完车下各阀门位置,工作服已经被汗水打湿。
他们接着进入机械间检查各发动机皮带的松紧度。发动机高速运转,在巨大轰鸣声中,机械间的温度早已超过40°C,乘务员仍认真细致确认每一个部件的正常。
完成各项整备作业后,需要将发动机保持在1600转/分钟,里面水箱温度早已超过60度。
当确保一切无异常,乘务员又开始依照流程检查下一辆工程车。
车辆检修篇
这个苦夏,武汉地铁每一个岗位的背后,都有承受高温默默付出的人。
周园 摄
1号线大架修车间维修工汗湿了工服。 郑博文 摄
有人在刺眼的阳光下坚守,但也有人在闷热的环境中付出,只为乘客的舒适凉爽,甘愿汗流浃背。
4号线检修工在维修列车空调。
列车空调的维修人员,称他们是“送风者”再适合不过。
一位“送风者”的衣服汗湿成深色。
像家里的空调一样,列车的空调也是需要清洗的。当4号线的“送风者”在清洗这些列车空调滤网时,从他背后看到的是汗水浸透衣衫的背影。
周园 摄
2号线是武汉轨道交通线网中客流最大的一条线,一列回到车库的列车,车下的设备带着运行后的余温,车底的温度高达50度。
周园 摄
而地铁检修工需要在车底仔细巡视,不放过任何一个故障。
周园 摄
甚至他们帽子上的汗珠蒸发后,留下来的盐渍都清晰可见。
3号线的检修人员在列车上作业,连头发都已经汗湿了。
三伏天即便再热,他们也要按照安全生产的相关要求,佩戴好口罩进行作业。
江城虽然被摘下“四大火炉”的帽子,但防暑降温工作丝毫不能懈怠,各车间早已做好准备。“地铁医生”你们也要挺住!
这是1号线大架修车间的便民服务点,是车间方便员工饮水降温而设置的,并配有医用酒精、纱布、棉签、胶带、创可贴、止血粉、云南白药、风油精、人丹等物品。
地铁工建篇
1号线是武汉的首条轨道交通线路,全程高架让它这里的风景独好,算得上是武汉的一条观光轨道交通,也因为是在“天上跑”,常被媒体误称为“轻轨”。
1号线安全平稳地服务市民13年,少不了地铁工建部桥隧监护车间工作人员监护。1号线工班人员在对区间桥墩进行回弹监测时,常常汗流浃背。
监护人员不仅要监测现有线路,还要配合建设中的线路完成监测。
工建部桥隧监护车间工作人员正用GIS测量车站附近堆载的土堆与隧道结构的具体位置关系。
知道一条铁轨在天气预报为34度的天气里,温度能达到多少吗?至少50度以上!
50度足以烫手。但地铁不能停,配套的维护也不能停。
古田车辆段轨温及地表温度超过50℃,车辆段线路工班员工头戴草帽,按照作业计划对木枕进行更换。
工建部工务二车间6号线老关村车辆段工班员工顶着炎炎烈日,在段场线路进行捣固作业,汗水湿透了衣背。
地铁机电篇
先来看几组照片,可能你看不懂,但提示一下,就能明白跟你的生活、出行息息相关。
这不是上帝之光,,和烤肉之间的距离就差一包孜然了。
这是乘客每天进入地铁站内要乘坐的电梯,机舱里面的温度可以超过45度,机电维修人员每天都要对电梯巡检。
你有过从空调外机旁边走过的感受吗?热得能让你瞬间融化掉。你今天在地铁感受到了冷,一定是他们替你承受了热!
千万不要觉得在没有太阳的地方工作就非常舒适,那是你一定没去过排污泵房。这里潮湿且有异味,他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,保障地铁不被水淹的。
地铁通号篇
还有一群人,要是没有他们,地铁可能就没办法准点运行了。
他们是列车车载设备维修工。
7月正热,古田车辆段列检库内,1号线信号车载班组人员在进行列车车载设备维护,由于作业要求,列车必须断电,空调关了后的车厢变成了“烤箱”,作业人员已汗流浃背。
他们是信号检修工。
任汗水落下眉梢,
淌过额头,
不是我浑然不觉,
只是身心投入,不顾他忧。
信号检修,不分春秋,
为运营安全,
我们时刻守候。
武汉已开启了高温模式,为确保地铁运营安全,烈日当空,古田车辆段的信号检修人员提着工具箱准备进行检修,路才走了一半,衣衫却已湿透。
他们是奋战在高温一线的AFC员工,其中相当大一部分是90后。
AFC系统的全称是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,是一种由计算机集中控制的自动售票(包括半自动售票)、自动检票以及自动收费和统计的封闭式自动化网络系统。
你乘车用到的车票、购票用到的售票机、进出地铁用到的闸机等都是属于庞大的AFC系统的一部分。
试想,少了AFC员工,你还能完成买票、刷卡、进站等一些列操作吗?
再知道运营一条地铁多么难了吧?何况武汉地铁已经成网运营了!向高温工作者致敬吧!
感谢张琦、聂佩琦、潘安、潘曦、屈浩文、陈汉涛、赵瑛、夏博艺、陈娜等提供资料。
文字 曾斯 徐振 黄彦
编排 徐振
来源:武汉地铁运营
轨道交通1号线上火一般的“烤”验
武汉最快地铁列车诞生,年底试跑阳逻线(21号线)
武汉地铁与保利地产签订战略合作协议
列车+大海=?
在地铁上班也得靠“抢单”?
轨道交通7号线瑞安街站完工,南湖恒安路一段恢复交通
重磅!长江新城选址公布,武汉要飞起来了
觉得不错,欢迎分享至朋友!
添加地铁哥(ID:ditieboy)好友,进粉丝群
Copyright ©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天津排污泵价格虚拟社区